刘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硬)粉末事业部中粗碳化钨智能生产线(以下简称中粗智能线)技改组一名有着近10年党龄的设备工程师。2008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株硬岗位明星、五好党员、先进工作者。他是株硬精益生产的第一批精益教练,曾获得株硬精益生产金点子奖、银点子奖,个人拥有5项技术专利。自2020年技改组成立以来,刘虎一直奋斗在厂区建设的一线,为中粗智能线厂区顺利建成投产,做好施工与设备上的把关。
2021年2月份,中粗智能线开始施工。刘虎经常与设计院对接,开会研讨,修改技术方案,论证设计的可行性。经过了一轮一轮的会议和无数次的商讨,技术方案才一点点完善,并最终敲定下来。
2021年7月底,株洲暴发新冠疫情,据疫情防控信息发布,1名阳性病例曾到株硬游泳馆游泳,同在游泳馆的刘虎成了病例密切接触者。此时正值厂房水电气管网的全面铺设阶段,刘虎被隔离在宾馆里,没有办法到现场进行指导,他就白天通过电话、视频等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摸清实际情况,晚上赶工,对施工图纸进行修改完善,以便第二天能把图纸及时交到施工人员手中,不耽误工期。“这一段时间是最难熬的。”刘虎说,“由于我不能到现场查看,只能通过跟施工人员视频电话沟通了解实际情况,有时候现场看一眼就能解决的问题,在电话里要和工人沟通好久才能弄清楚问题。”即便如此,刘虎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对现场的熟悉,最终保证了施工进程按时推进。
在此后的时间,每天早上8点,刘虎上班之后会先到厂区转一圈,了解前一天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9点,组织安装人员召开碰头会,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任务,并对现场问题进行解决。刘虎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有时候吃着饭,突然想到了一些技术疑点或者新的思路,便立刻掏出本子记录下来,到了车间立刻查找资料或与同事讨论。
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小插曲”。据刘虎介绍,他每天要在施工现场走几遍,对水电气管网的铺设与布局进行指导,并且要时常检查现场的施工情况。比如砌墙是不是按照图纸来的,开的口子是不是正确,如果发现不对就要立刻要求工人拆了重新来。
2021年9月份,设备开始陆续进场,此时距离株硬下达的设备投产目标仅剩3个多月的时间。刘虎会同设备厂家人员,负责指导设备安装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设备调试阶段,受到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设备的故障率比较高。“也就是这一段时间,经常是从早上8点到现场,晚上10点多才到家,有时候甚至更晚。”刘虎笑着说。
2021年12月30日,株硬中粗智能线项目通过工程竣工验收。中粗智能线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株硬绿色生产、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开启新篇章。这极大地提升了原料生产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了碳化钨原料的整体性能,强化高端硬质合金的原料保障能力,进一步推动株硬产品品质升级,为尽快打破国外优势企业占据我国高端市场的现状提供助力。
目前,刘虎的工作主要是与操作人员进行衔接,对设备日常的维修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后期株硬还将启动超细碳化钨智能生产线的设计建设,刘虎将继续作为技改组成员,投身到超细智能线的建设中去,为株硬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