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信息 >  >> 
今日热闻!锚定新蓝图  商业航天大有可为

时间:2023-06-16 14:41:06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商业航天迅速发展,以运载火箭发射、低轨互联网新作、太空旅游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活动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商业航天发展的光荣梦想,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话题。

“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在6月15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二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作《月球开发利用的前景》报告时说,商业航天前途极其辽阔,希望我国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不断加快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业航天强国。

“商业航天作为航天领域的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壮大,不仅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的潜力。”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齐国生认为,商业航天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举措,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科研机构提升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只有各方携手合作,才能推动商业航天事业的健康发展。

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收入4600亿元,其中商业航天占比已经高达78%。商业航天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战略竞争与博弈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资料图片)

“商业航天是技术迭代快、产业协同强的航天新业态,迫切需要良好的产业生态来实现保驾护航,支撑其服务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使命。”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邹洪说。

邹洪指出,近年来,世界商业航天产业异军突起,中国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巨大的活力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中国航天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引擎,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机遇、新动能、新业态,是各地方战略竞争与博弈的新赛道。其中,卫星商业应用的需求,带动了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商业航天还催生新的太空经济形态,引发人们对商业航天未来更多的应用场景的探索。

据了解,通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环境已经日趋完善。国家队和民营企业纷纷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主体日趋多元化。2022年,国内已经注册的商业航天企业超400家。商业航天资本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2022年市场融资总额首次超过百亿元,社会资本向优势领域和头部企业集中,商业航天的头雁效应初步显现。

“作为中国航天的发祥地,北京市丰台区已形成千亿级规模的航天航空产业集群,其中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已突破280亿元。”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介绍,“丰台区初步形成了以东高地和云岗为代表的航天产业策源地,以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为主、覆盖全区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天兵科技天的天龙二号液体火箭首飞成功,英视睿达‘丽泽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新长征医疗自主研发的体外膜肺氧合如期上市,航天六院101所氢能装备项目顺利落地灯,这些都是近年来科技项目的突破和发展。”王少峰举例说,丰台区拥有航天科技医院、航天科工三院等35家航天航空科研院所,很多都是承载中国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航天梦的大国重器,同时还拥有国家和市级航天航空领域重点实验室9个,相关企业200余家,专业人才6万多名。全区航天航空产业已经形成千亿级规模。

“丰台区结合自身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率先发展的重新布局。力争用3年时间,全区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崔旭龙在提到前不久刚刚发布的《丰台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时说。

“航天+智慧城市”、 “航天+医疗”、 “航天+节能环保”、 “航天+农业”、 “航天+文化”……本次大会展示了商业航天应用的一片星辰大海。泰伯智库预测,2023-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2025年仅中国市场规模就将达2.8万亿元。万亿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如何捷足先登?

本次大会上,太空运输及空间应用联合发展中心正式成立。这意味着,该中心成为了商业太空运输和空间应用产业的领头羊、合作交流的平台、产业上下游聚集的桥梁和纽带,持续带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中坚力量。该中心作为商业航天产业的“链主”,将带动运载火箭研发、航天器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产业链稳定发展,为商业航天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