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辽宁省最大供热企业和能源保供重点单位——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在辽宁本溪举办“智慧供热 温暖万家”2022-2023年度供热启动会,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作出安全稳定优质供热的庄严承诺。
10月以来,辽宁省今冬明春供热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各地扎实推进供热准备,督促供热企业压实主体责任,全力保障煤炭储备、供热排查、设施维修、应急准备、冷热态试运行等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辽宁省储煤率达到66.5%,同比增长14.9%,再创历史新高。各地共投入资金29亿元开展供热设施“冬病夏治”“夏季三修”,提高了供热设施可靠性。目前,各地供热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随天气变化和环保需要,将合理安排开栓时间,实行错峰点火,保障辽宁全省实现安全稳定供热。
“供热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作为保驾一方的能源央企,必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把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使命系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据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连友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认真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投集团公司能源保供的各项要求,统筹部署、及早入手,全面抓好供热生产准备,倾力保障今冬明春“保能源、保供热、保民生”目标顺利实现。
面对煤炭市场价高量紧的严峻形势,该公司千方百计组织开展供热煤炭采购工作,已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足以满足整个供热季需求,目前总体燃煤库存达180余万吨的历史最高值;面对供热成本居高不下的不利局面,该公司年内投入5.5亿元,对供热机组设备、智慧供热管网开展了全面技术改造和隐患排查治理,目前所有项目均已高质量完成,为供热安全长周期运行提供了稳固保障;面对地方政府集中供热的迫切需求,该公司投入7.68亿元,在大连、阜新、本溪等地区积极推进拆炉并网、集中清洁供热,新接管、并入供热面积达2100余万平方米。
临近供暖冲刺,该公司运行、检修和客服队伍全部上岗到位,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畅通,第一时间响应广大热用户诉求。同时,全系统上水打压工作已全部完成,10月25日完成冷态和热态试运行,23台热源机组可随时按调度要求100%开机启动,确保如期开栓供热。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民生的大事。国家电投东北公司近年大力开拓清洁供热市场,依托强大的人才、技术和资源配套能力,逐步将供热产业精心打造为主营核心业务。目前,该公司供热总面积达1.6亿平方米,拥有一级供热管网近千公里,覆盖辽宁大连、抚顺、本溪、阜新、铁岭、朝阳及内蒙古赤峰等7地市。下辖供热企业9家,拥有23台热源机组、780座直供换热站,热电联产和清洁集中供热能力超7000兆瓦,直供年售热量近4200万吉焦,供热销售收入约22亿元。
作为辽宁省第一大发电商和供热商,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支撑保障区域能源供给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依托自主研发建设的智慧供热管控平台和智能客户服务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从热源热网到用户端的全流程服务,热用户投诉反馈满意率始终位列辽宁省供热行业前茅。同时,公司自动化供热、智慧化服务达到国内先进、区域一流水平,逐步凝聚形成了“国家电投东北热力”供热品牌,“智慧供热 温暖万家”的内核价值落地生根。
在充分发挥集中清洁供热优势的同时,国家电投东北公司积极探索绿色零碳的新型供热方式,已在大连市职业技术学院、长海县獐子岛等地,建成投产了电能替代的清洁供热项目。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核能供热研究,与红沿河核电共同出资,在大连市红沿河镇建设核能供热项目,预计该项目11月1日将正式开栓供热,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热落地示范项目。此外,还同步开展了太阳能、地热能、电能与储热技术相结合的多能互补、分布式等新供热模式研究,已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工商业用户达成合作意向,计划2023年陆续组织实施。(佟戬 高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