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透露,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继6月入选国家电网同期线损“大供前三”之后,7月再次入选国家电网同期线损“十强市”,成为西北首家入选国家电网线损管理“十强市”的大供企业。
据了解,2021年初,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家电网同期线损“十强市”“百强县”“百强所”均榜上无名,经过该公司上下一年半的努力,目前已实现在国家电网同期线损“十强市”零的突破,“百强县”“百强所”各地市全覆盖,为国网宁夏电力深入推进现代“双一流”建设,推动宁夏电网发展和国网宁夏电力发展,服务国网战略目标实现和服务宁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截至目前,国网宁夏电力“十强市”共入围2家单位2次,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1次、国网银川供电公司1次;国网宁夏电力“百强县”共入围11家单位40次;国网宁夏电力“百强所”共入围14家单位18次。
近年来,宁夏电网综合线损率保持稳中有降,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数据传输链路长治理困难等原因,线损管理痛点难点持续存在。在推动线损管理提升过程中,国网宁夏电力主要面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单位管理质效差距较大,后进单位管理提升办法不多、动力不足。同时,专业协同响应相对滞后,协同意识不强,基层单位线损治理工作站位有待提高。此外,缺乏有效治理手段,源端基础数据质量薄弱,先清后乱、边清边乱的问题持续存在。
对此,国网宁夏电力线损管理牵头部门发展部迅速组织该公司调控中心、营销部、设备部、科网部及各地市公司、电科院等部门、单位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措施,加强督导加快推进,确保线损管理取得新成效。
国网宁夏电力在实施线损管理提升措施过程中,通过构建“双闭环”管控机制,加快线损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线损管理专业协同配合,在该公司上下积极构建了齐抓共管、高效协同的全新管理体系,线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国网宁夏电力首先从优化线损管控机制入手,制定年度《深化线损管理工作方案》推动6大类26项措施落地实施,省市县所自上而下逐级分解落实线损管理职责,结合网格化建设、营配调末端融合,构建线损线上治理和异常问题“双闭环”管控机制。通过问题清单“日管控,周督办,月通报”,确保线损管理简单问题一日清,复杂问题计划清。1-7月,国网宁夏电力高效处理线损异常5类260余项,进一步保障了线损管理目标任务分解到位、治理措施高效落地。
同时,国网宁夏电力通过典范创建推动线损管理提升,重点突破推动管理创新先行先试,“123”线损管理体系、“五晒”工作法等一批符合管理实际、可推广、能复制的典型经验纷纷涌现。通过定期发布推广典范创建管理创新成果,推动线损管理“头雁效应”持续加强,实现市、县、所管理提升全覆盖,以点带面推进各层级线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此外,国网宁夏电力还加快线损管理数字化转型,深挖同期线损数据价值,基于理论线损计算灵活划分元件线损阈值,落实“一线一台一策”,解决线损异常判定“一刀切”问题。全面应用线损线上监测治理,结合RPA+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细分异常类型,构建线损异常元件特征库,针对性提出系统线损异常智能诊断分析建议,及时闭环处理线损异常及窃电行为。通过线损管理数字赋能,推动10千伏线路、台区高损同比压降95.24%、54.59%。
与此同时,国网宁夏电力加快推进降损收益量化评估,试点研究降损成效统一收益核算方法,针对跑冒滴漏、设备故障、元件损耗等方面细分降损类别,通过线损电量下降情况核算降损成效,出台降损激励政策,把降损效益与治损人员绩效挂钩。定期发布线损治理成果,组织发动“线损达人”评价,提炼治损经验,发动全员参与线损治理,助力线损精益化管理。1-7月,国网宁夏电力累计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
下一步,国网宁夏电力线损管理将持续发力,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线损管理成效,聚焦节能降耗与提质增效重点工作,围绕高负损线路、台区治理和“百强”创建,不断完善线损管理体系,强化专业协同机制,加强线损监测分析,挖掘同期线损数据价值,加快线损管理数字化转型,推进线损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为公司深入推进现代“双一流”建设强基赋能,为服务国网战略目标实现和服务宁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周序鹏 马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