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
人们常常把美好的东西
【资料图】
以玉喻之
玉器收藏
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
每一件玉器背后
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
述说着一段段历史
蕴含着一个个故事
说到玉,在义乌不得不提到一位资深收藏家—叶丽燕。
借缘爱子踏入玉石天地
叶丽燕,义乌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对玉文化有着极深的研究。她对收藏玉器的挚爱,源于一次与儿子的闲聊。在此之前,叶丽燕对玉器一无所知,渴望了解玉器知识的她,当天便和儿子一起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些有关玉器的书籍。
玉的魅力,加之希望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儿子,不久之后,叶丽燕毅然关掉袜厂,开始与玉携手相伴,在义乌收藏品市场中经营玉器。
养眼之玉,晶莹剔透,尤其随着时光流转,对玉的认识越多,她越为玉的温润通透惊艳;读解越深,越为玉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当时,恨不得天天泡在古玩市场。”一得空,她就跑到宁波、苏州,泡在古玩城或是玉器市场,乐此不疲地去淘宝学习,一起和藏友们谈说美玉。
“‘捡漏’是玩玉的一大乐趣。”叶丽燕说。但“漏”却不是那么好“捡”的,“首先要识玉,再辨真伪,最后才是估价。”目前和田玉市场鱼目混珠,没有好眼力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叶丽燕介绍,常规上,玉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其实就是翡翠,好的翡翠应该颜色正、底子纯。软玉讲究的是杂质少、密度高,以和田玉为极致。叶丽燕以收藏和田玉为主。
三赴新疆敲开玉石之门
“走上收藏之路,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朋友。”谈及自己的收藏之路,叶丽燕的思绪深情地投向苍凉而博大、深邃又空灵的新疆。
2004年,叶丽燕孤身一人来到新疆乌鲁木齐,感受和田玉的魅力。“我有一位朋友是玉石资深行家,他每天带我去看各式各样的玉石。”她说,每次一去就待一个星期。在浩如烟海的新疆和田玉原石市场里,她几乎挪不动脚步,一次次被眼前的各种石头所吸引。
一件藏品当作传家之宝
有一次,叶丽燕在上海的一家古玩店内,相中了一对和田玉玉镯。那对玉镯,不仅玉质干净,而且细腻油润。当时,老板出价偏高。“那天晚上,我根本无法入睡。心里那叫一个难受,跟患了单相思一样。”
过了几天,她再次专程赶到上海,咬咬牙买下了那对和田玉玉镯。故事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如今,这对玉镯的价格翻了好几倍,好多次有爱玉的朋友想出高价让她割爱,她都笑言婉拒了。她说,这对镯子,她爱不释手,要留作传家之宝,以后交给儿媳妇佩戴。
多年的收藏让她深悟
在时间的流逝中
经过被藏品吸引、疯狂收集
以量换精、收藏管理以及循环
这五个阶段后
才能成为真正的和田玉藏家
“玩玉讲究缘分。缘从何来?那就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一个聪慧的大脑。收藏有时候需要放弃,放弃那些过于强求的,你才会发现收藏之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