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什么会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
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魏忠贤是一个奸臣形象,他权势滔天,在宫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连皇上都要忌惮三分;但是在戏剧的舞台上他则是个正面形象,他这一生做了很多好事,注定是个大白脸形象,最后他还是死在了崇祯的手下,在古代上还有着“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有人说天启魏忠贤当权时代,是明朝最黑暗的时候,虽然魏忠贤权利非常大,宫中很多大臣都要听魏忠贤调遣,但魏忠贤手下之人迫害“忠良”,并没有发生民变,叛乱之事,所有的人都唯魏忠贤唯首是瞻,虽然魏忠贤的权势非常大,但是他忠于明朝,他狠毒,钻营,利欲熏心从来没有想过要取代皇帝位置。
魏忠贤他草根出身,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会为百姓考虑,像河南等地发生旱灾的时候,他积极展开赈灾措施,免除灾区赋税,同时筹钱修缮水利,当自己国家和辽东明军打仗的时候,军需从来没有缺少过,所以魏忠贤在世的时候还是做了不少的好事,他和东林党人相比,魏忠贤更能识人用人。
作为皇帝的崇祯看到魏忠贤的权利,只想到他办的坏事,却没有想起魏忠贤所办的好事,当崇祯把魏忠贤除掉的时候,内心还感到十分庆幸,当自己国家发生危险的时候,自己又无力帮助国家,像在李闯王打京都的时候,守军没有军费,崇祯几次像大臣们募捐,但是都以没钱没粮作为收场,这时候他想起了魏忠贤的用处,如果魏忠贤在世的时候,这些事情从来不用自己操心,现在事事都要让自己管理。
这时候崇祯想起自己哥哥临死前说的话:要好好对待魏忠贤”,在崇祯临死前才想通这个问题,不由得令人感到惋惜,其实现在想想崇祯的做法并没有错,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权势滔天的人,这始终都是自己内心过不去的坎,最可悲的就是在魏忠贤临死的时候没有培养出来一个接班人,最后也直接到只明朝走向了灭亡,各位小伙伴你们认为呢?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