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 
奋楫笃行开新局 乘风破浪势昂扬——义乌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报资讯

时间:2023-04-24 10:55:01    来源:义乌城市网

回首一季度

义乌经济运行起笔不凡、落子精彩

立足当前


(相关资料图)

全市上下正只争朝夕、马不停蹄

全力以赴

把“开门稳”变成“全年稳”

“开门红”变成“全年红”

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在这里吹响:

——国际枢纽港、新CBD总部、欣旺达项目……招商引资的聚力与突破,赢得大商云集、项目如潮。——紧盯数字化改革目标,用心用情用力深化“四大双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做大政策工具箱……营商环境的一流与高效,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强磁场、加快项目建设的强引擎。

建功新时代的开局答卷在这里书写:

 ——产业兴市成效显著,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11.7%。——“世界超市”恢复繁荣景象,义乌商户组团出海抢商机、拓市场,新贸易形态让生意更加便捷。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184.4亿元,同比增长11.4%。

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这里实现:

——发展“成绩单”有目共睹。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3%,增速位列全省十七强县市区第一,分别高于全省(4.9%)、金华(5.5%)2.4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一季度,全市上下抢时间、抓进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招大引强,招引产业链上下游的“大好优”“高精尖”项目落地。

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主战场在项目建设、科技攻关的最前沿“追”“赶”“比”“晒”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义乌干部群众鼓足干劲在追赶时光中踔厉奋发、接续奋斗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真抓实干铆足干劲大招商投资热土敞开怀抱,厚道义乌诚意十足。3月8日下午,“义”呼百应 丝路同行——招商会在深圳举行。来自深圳的企业家代表满面春风、信心满怀。这样的招商会,从年初开始,义乌已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百余场。

4月19日,走进位于赤岸镇的绿色动力小镇,吊机林立、桩机轰鸣、大车穿梭,座座厂房拔地而起……总投资213亿元的义欣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13亿元的正泰光伏电池和组件项目、总投资13.7亿元的威克抗老化胶膜项目、总投资12.6亿元的众维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夏能BIPV光电新材料项目都在火热的施工中,一处处工地正奏响小镇发展的交响曲。

连日来,我市全力加快双江湖新区建设,加快“绣湖时代”向“双江湖时代”迈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从今年年初开始,义乌树立了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的鲜明导向,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必胜信心,以起步就是冲刺的昂扬斗志,一日不停招大引强,持续招商、奔跑招商、全员招商,不断招引高精尖行业、好大上项目,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  工作清单和考核办法责任明确、交流发言碰撞出思想火花、招商任务重点突出……一个个服务企业的承诺掷地有声,一张张投资项目清单干货满满,一项项产业政策清晰明了。枝繁巢暖引凤来,集群赋能强发展。义乌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功夫,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光伏产业一季度实现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17%,为义乌进一步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新动能。站高谋远工业经济增长稳织作、裁剪、黏合、检验……每道工序进行得有条不紊。4月20日,浙江天派针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如往常般井然有序,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日常的工作。今年一季度,天派已经取得实实在在的“开门红”。  另一边,斯坦格运动护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洪庄明每天都很忙碌。“企业订单已排至6月底。我们还刚刚分别签下了200万元和540万元的大单。企业目前合作的品牌主要为安踏、李宁等国内知名品牌,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洪庄明坦言,他对市场非常有信心,将把业务扩展至国外,寻求与国际一线品牌合作。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义乌工业经济展现出较好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成绩的背后,是义乌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优质服务激发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结出的丰硕果实。今年以来,义乌以“四大双千”为载体,主动入企问需求、送服务、强信心,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围绕一季度“开门红”,聚焦稳企安商促发展,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市、镇街、村社三级联动,开展“拉网式”走访服务。  今年以来,义乌在落实好省级政策的同时,发布了《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包含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共计58条政策措施,涉及财政资金82亿元,全力“拼经济”。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中就有涉及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4+X”制造业集群培育等方面。工业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在发展方向上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动力上也必须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义乌前50强企业,近年来,浙江高普服饰有限公司发展稳中有进,企业每年的销售额保持10%至15%增长。持续向好的背后,得益于高普服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注重产品设计和品质提升。“以前研发一款新品最少要2天时间,而且设计图案要打样后客户才可以直观看到样品,中间要经过反复修改,效率低且成本高。”该公司总经理朱智慧介绍,针对研发环节,公司在帽子的设计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同时引进3D技术,将设计、生产车间升级为数字化车间。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1天内协调确定临水临电等事宜,1天内办出施工许可证……‘义乌速度’再度刷新正是由于义乌助企帮扶的不断优化。现在不管遇到啥困难,只要一提出来,政府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正泰项目现场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在推进正泰项目时,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好“提前量”,早谋划、早介入、早对接,多次协调相关部门组团上门服务,研究推进规划许可证办理,指导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协助完善前期资料,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高速接棒。

在政府、企业的“双向奔赴”中,义乌工业经济正以“拼抢干”的决心、“更加专注”的定力,用“进”的目标夯实“稳”的基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义乌篇章贡献力量。

夯实基础做大贸易“朋友圈”

“我来义乌开贸易公司不到一个月,已经出货十几个柜了。”4月19日,记者在义乌港见到正在忙碌装柜的巴基斯坦外商哈桑·贾伟德。“在义乌办理一家公司非常方便,提交完申请材料很快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义乌有货源、物流优势,我想在这里创出一番新天地。”哈桑竖起大拇指笑着说,他激动地拿出手机展示在义乌新注册的营业执照。

今年以来,像哈桑一样选择来义乌创业的外商数量明显上升。据统计,今年以来,义乌常住外国人已重回1万名,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20%。临时入境来义外商也已经突破了1.24万人次。截至3月中旬,义乌今年共新设外资公司18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23%。这181家外资公司,投资来源遍布五大洲的49个国家。除了成立新的公司,还有大量外商通过投资入股现有公司的方式来义乌发展。

商城集团市场运营分公司负责人王向荣介绍,外商增多,于年初出台的《义乌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涉外服务十项举措》政策,和市商务局特别发出《义乌万名国际采购商邀请行动倡议书》休戚相关。

走进国际商贸城,一个挨一个的小小店铺里,业主们满怀信心迎接海内外客商:有的正忙着上新,有的紧盯屏幕处理订单,一切井然有序。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一楼,做面具生意的经营户朱泽伟刚接到了一笔来自印度客户的订单——100万个面具产品。“德国、意大利、印度等世界各地因疫情取消或规模缩减的狂欢节将陆续重启,这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朱泽伟说,这一变化,让同行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人流即生意,经营户们纷纷主动出击,趁热打铁。“外国的客户变得积极起来,订单量多了起来,这就是信心恢复的信号。”位于国际商贸城四区“捷豪竹木制品”负责人傅妙玲感触最深的是,今年以来,外商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新产品。“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在产品更新力度上从来没有“懈怠”过,一个季度我们新产品开发不少于50款。”傅妙玲说,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底。

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其中日均进场外商达2000多人次,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作为“世界超市”,义乌的外贸企业承担着将成千上万的商品输送到全球各地的重任。今年以来,义乌开足马力拓市场。全面落实“百团千企拓市场”活动,通过政府团、企业团两手发力,推动一批重点扶持的抱团出境参展项目。截至3月底,义乌已组织8个企业团、3个政务团,共251家企业、502人赴境外参展,根据问卷反馈,企业签约意向订单超过1500万美元,订单信心指数明显回升。

一个个火热的场景

汇聚成推进义乌建设的强劲力量

以首季“开门红”

书写出加快推进

义乌崛起的“春天答卷”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备案号: 豫ICP备2021032478号-3

Copyright ? 2015-2018 电线网 版权所有  

邮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