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 
村里的大事儿如何定?浙江出台指引 天天热点

时间:2023-05-15 18:55:36    来源:义乌城市网


(资料图)

村级议事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有效实现形式。日前,省民政厅印发《浙江省村级议事协商规范指引》,深入推进村级议事协商的顺利开展。

议事协商主体包含哪些?

议事协商主体由本村干部、村民和驻村单位组成,协商决定本村治理发展的重要事务。在保证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基础上,重点包含以下协商主体(简称“1+7+X”):

  • “1”——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简称村“两委”)主要负责人;
  • “7”——本村的村“两委”成员、村监委代表、村民代表、各级政协或人大代表、社会组织代表、辖区单位经济组织代表、乡贤代表;
  • “X”——非本村涉事的利益相关方代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农村议事协商的专家学者、乡镇(街道)基层工作人员、法律界人士等可作为其他特邀议事协商者。

按照议事协商具体事项、相关要求和轻重缓急,除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利益相关方外,可以灵活选择议事协商主体。

议事协商内容有哪些方面?

按照当地(本行政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议事协商内容,主要涉及六个方面:

  •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当地村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
  • 当地村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
  • 党委、政府重要决策在乡村落地过程中需要协商推进的相关事项。
  • 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议事协商的事项。
  • 各类议事协商主体提出议事协商需求的事项。
  • 其他需要开展议事协商的事项和内容。
议事协商形式有哪些?

村级议事协商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可以采取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决策听证、民主评议等形式,通过线上议事协商、现场议事协商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

如,临时性和涉及面较小的事项,可采用线上议事协商等形式灵活进行(侧重于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涉及小组、网格、小区、院落、楼栋内公共利益等事项,可由小组、小区(网格)党组织或村民小组长组织开展线上议事协商。协商达不成一致的,由村“两委”牵头组织开展现场议事协商。

涉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共事务等村级重大事项,可由村“两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现场议事协商。

来源 | 浙江发布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

备案号: 豫ICP备2021032478号-3

Copyright ? 2015-2018 电线网 版权所有  

邮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