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佛堂镇一个农田建设项目工地,一辆渣土车驾驶员向工地管理人员出示了电子联单码,经扫码后填写提交了相关接收信息和意见。
目前
义乌实现
(资料图)
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闭环
标志着义乌建筑垃圾处置管理
进入电子时代
从市执法局了解到,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简称电子联单)是对建筑垃圾从源头产生到运输中转,再到处置利用的全过程,通过线上智慧交互与监控形成处置闭环的电子信息载体。
按照“一车一联单”的原则,每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在完成车辆信息审核后,都会被赋予一个联单码,源头工地对出场车辆扫码并填写移出信息,处置单位对入场车辆扫码填写接收信息和接收意见。至此,一张包含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信息的电子联单就形成了。
此举意味着
每一辆渣土车
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车上的建筑垃圾从哪里来、要运到哪里去以及有关处置单位、车辆、数量等信息,只要打开电子联单就一目了然,执法人员以及各环节操作人员均能实时在网上查到每车建筑垃圾的相关信息。
“有了这个码以后,我们对车辆的管理更全面,也更方便了,能清楚地掌握每辆渣土车的去向,有效消除了管理盲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义乌市顺赢渣土清运有限公司负责人切实感受到了电子联单带来的好处。
“只要扫一扫码,就能知道出场和入场的建筑垃圾数量。”有施工单位负责人表示,同之前依靠人工统计的模式相比,“扫码”能更清晰地掌握剩余方量和所需方量,提高处置效率。
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联单的上线,开创了“一单观全域,一单管全程”的建筑垃圾监管新模式,实现管理部门、施工单位、运输单位、处置单位多方共赢。接下来,该模式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