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们的欢乐时光,却常常令家长们忧心忡忡。一到假期,孩子们开始放飞自我,晚上不想睡觉,早上不愿起床。于是,许多家长开始烦恼:我们并不是不允许孩子玩耍,但娱乐也需要有度,而让孩子自律又是如此困难。
对此,义乌市心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锦都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咨询师吕美花表示,孩子没有天生的自律能力,只有靠父母不断督促。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放纵孩子的散漫和天性,而是通过科学的教导和限制帮助孩子塑造人生。
(资料图)
教育最大的错觉是认为孩子会自律
近日,一位初二男生的妈妈致电锦都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求助,她的儿子今年上初二,去年暑假,由于儿子沉迷于游戏,她一怒之下摔坏了两部手机,但儿子依然我行我素,甚至用爸爸的手机刷信用卡充值。在她看来,儿子缺乏自律和自主能力,只要父母不严格管束,他就会放纵,黑白颠倒,根本没有时间观念。眼看暑假即将来临,她又开始担心儿子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只好求助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希望专家支招。
“教育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孩子会自律。”吕美花打开视频软件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视频中,一个青春期孩子拿着手机玩游戏,父亲在一旁敲桌子提醒他时间。然而,孩子完全沉迷于游戏,即使父亲敲桌子以至手流血,孩子依然对身边的声音充耳不闻。评论区的父母纷纷诉说:“这就是我的孩子,完全一样!”
《清华学霸教子经》里写道: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父母一放养,孩子就“放羊”。不要随便放养孩子,也不要指望孩子能主动自律。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不仅要克服孩子的惰性,有时候还得克服父母的惰性。
吕美花说,不少来电咨询的父母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每次假期,刚开始几天,和孩子一起制作各种学习表格,想着努力一假期,开学惊艳所有人,结果坚持不到一周,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再提表格的事;每次陪孩子参加各种打卡活动,一开始,朋友圈整得热火朝天,可不到一个月,就偃旗息鼓了;报了一学期培训课,实际到课时间不足一半,有时候是孩子不想去,有时候是父母不想送。
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放弃。在吕美花看来,自律,做父母的都做不到,更何况孩子呢?大多数孩子,天生喜欢的是安逸享受,能做到自律自觉,而且一直坚持下去的,毕竟是少数。
智慧的家长 做孩子的“陪练”
8岁的小姑娘奶酪(化名),每天放学后都会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睡前准备好第二天学习要用的书本,并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整整齐齐叠在枕边。
许多朋友向奶酪妈妈刘女士讨教经验,她总是笑笑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忍得住。”她举例说,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她也曾经大清早起来,自己眼看着时间来不及,急得跳脚,可奶酪依然不紧不慢地洗脸、吃饭。被催急了,奶酪竟慢悠悠地吐出一句:“我们小朋友啊,做事就是慢吞吞的,你越催,我们就越慢。”弄得她哭笑不得,一边孩子催不得,一边上课时间又不等人,确实辛苦又无奈。
后来,刘女士检讨自己,觉得这样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便跟孩子谈判:“以后我们早上7点10分出门,你需要自己安排时间,妈妈只会提醒你,不会催你。但是,如果上课迟到,老师批评你,妈妈不能替你挨批评。”
一开始,小朋友似懂非懂,也没太当回事,依然懒懒地赖床,依然慢慢地刷牙洗脸吃早餐。刘女士在一旁看着,愣是忍着没出声,等到奶酪收拾好东西出门时,离上课时间只剩下10分钟。毫无疑问,上课迟到的奶酪挨了老师的批评。放学后,奶酪满脸委屈,怪妈妈送她晚了,让自己迟到。刘女士把前一天的话,又跟她说了一遍。这次,奶酪似乎懂了,抱着闹钟过来,让妈妈帮她调好了起床时间。
第二天,虽然闹钟响后,奶酪依旧翻身睡过去了,但在刘女士提醒后,奶酪似乎想到前一天挨老师批评的经历,猛地从床上弹了起来。或许就是从这一件小事,孩子开始明白,原来以前上学不迟到,是因为有妈妈在身边帮忙。更重要的,她开始知道,以后这种小事,要由自己负责。
在起床“战役”胜利后,刘女士渐渐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孩子,比如,一周早餐吃什么,会让奶酪自己安排,而她自己则负责采购。再比如,奶酪爱美,她把每天穿衣搭配的支配权也交给了孩子。久而久之,“为自己负责”这件事,奶酪也从最开始的紧张不适,变得越来越从容,然后,慢慢爱上自己安排生活的感觉。
刘女士说,永远做一个陪练而不是比赛的主导者,唯有此,才能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咨询师观点
做好亲子沟通 培养自律习惯
对于假期,孩子与父母有完全不同的期待。对孩子来说,就是两个字,“自由”!孩子们希望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做自己平时没办法做的事情,比如:睡到自然醒,全家一起出游,有更多的时间与朋友相处。对父母来说,其实也是两个字,“自律”!父母希望孩子在学校期间锻炼起来的规律生活跟自律,不要因为一个假期就废掉。趁着假期,多做一些该做的事情,多读一些书,多养成一些好习惯。双方的期待几乎没有交集,在这样如同拔河的状态下,假期一定充满不愉快。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听听吕美花的建议。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在假期开始之前,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清晰的规划,包括每天的活动安排、学习时间、户外活动等,确保孩子知道需要履行的责任,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尽管父母希望孩子保持自律,但也要给他们一些自由度。孩子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活动或娱乐方式。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设定一些奖励和激励措施,以鼓励孩子保持自律和完成规定的任务。例如,制定一个奖励系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或活动后,可以给予一些奖励,如额外的娱乐时间、小礼物或家庭旅行等。
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让他们了解合理分配时间的重要性。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或方法,如制定每日计划表、设置闹钟提醒等,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做好榜样: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示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如果你自己也保持规律生活,孩子更容易受到影响并模仿你的行为。
耐心与理解: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在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父母要保持耐心,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与孩子开诚布公对话,让他们参与规划和决策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主性。通过积极的互动和指导,父母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自律的意识和习惯,为他们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向往自由本就是孩子的天性,提升自律需要父母引导和孩子的努力,希望每位父母都能与孩子一起,营造温暖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找到自由与自律的平衡点,从约束自己的行为开始,为孩子引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