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信息 >  >>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通识教育?

时间:2023-07-10 09:10:11    来源:新民晚报

日前,“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三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围绕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反思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等问题开展集中研讨。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何种挑战?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举出一例,他曾读过一本书中写道“给人工智能一本《红楼梦》,只要你能够提出合适的问题,它可以把这本书分析得比人更好,但当你给人工智能一堆白纸,它却写不出《红楼梦》。”如今,他要给这个例子打上问号,“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自我进化的速度是远超人们的想象,我们原以为这个冲击会来得晚一些,但显然现在已经到来了,假以时日,也许人工智能真的可能写出一本《红楼梦》。”迎接人工智能时代,面向未来,通识教育的重心应在何处,徐雷说“需要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

ChatGPT对教育、教学方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可以被利用来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徐骏直言,“更重要、更深层次的追问是:我们在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时代的通识教育的核心要素,是要弘扬人文与科学精神,完善人的理性良知和美德,培养推理、辨析、质疑、反思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学校通识教育新体系建设,特别是新生学院的实践为例,徐骏表示,应当构筑更加丰富多元的通识学习体验,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潜能,最终促使他们自由和全面发展。

赋予科学以人文,在复旦就有这样一门“明星”通识课程,每次开课选课名额都需要“秒杀”。这就是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金晓峰的“人文的物理学”。这门课包含着人文的“物理学”与“人文的”物理学双重内涵,即首先是一门关乎力、热、光、电、量子的物理课,但课程也传递这样的信息,即物理学甚至说自然科学,与音乐、绘画、文学类似,都关乎一种对世界秩序的个人眼光,只不过它需要实验加以检验,“形容诗之美,小说之美的那些说法,都可以被移用到对自然科学的形容之上,在清晰、理性和简单之中,科学也蕴含着大美。”金晓峰说。

“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是清华大学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以通识必修课“写作与沟通”为例,介绍了学校如何围绕“立己达人,全人格的价值养成;审思明辨,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文理兼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的通识教育总体目标,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回应当代社会复杂现实的能力与观念,并通过主题式、小班制教学、全过程浸润,以写作为产出进行思维训练,带动更多的老师投入写作课程及通识教学的尝试。

在Chatgpt和人类相互脱钩同时到来的新时代,艺术创造如何能从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中继续汲取营养?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是否应该以人类情感的共同体为前提?“通识”与专业艺术“创造”又何以可能?澳门大学艺术与设计系主任、讲座教授李军分享该校“艺术博士”项目的建设经验,项目尝试依据融古今中西为一体的“通识”视野,探索一条“以伟大为基础”的艺术创造道路,“通”“专”融合,培养学生人格,塑造学生灵魂,成就创造的人生。

如何培养法科学生兼顾人文素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介绍,学校以“中西文明通论”为纲要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文明史教育与法学教育实践的融合,培养学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自信。

人类文明的“过度发达”给当今世界带来种种问题和文明危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认为,通识教育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通过通识教育带领学生阅读中西古典文明与现代社会的伟大经典,深入思考人类文明的意义与目的,以应对和逐渐化解当前人类文明的种种不确定性,“能够让学生回归到自己生命当中的自然,培养出现代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应该是我们通识教育在未来朝向的方向。”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