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专题 >  >> 
1000辆氢车、10座加氢站!《济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时间:2022-06-06 10:41:36    来源:济宁市人民政府

《济宁市能源发展 " 十四五 " 规划》已于年内印发,其中提到:

创新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示范区

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以我市作为省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微网、氢能等核心技术研发与融合;重点在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中心等区域,通过统筹规划、优化设计、系统集成,因地制宜实施一批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分布式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协同开发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区域供电、供热、供冷、交通等各领域的应用,培育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与用户侧智慧用能新模式,逐步建立适应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的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利用采煤塌陷地、河流沿岸等资源,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深度融合,重点在嘉祥县打造风光火储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多能互补的绿色智慧能源小镇,开创“综合智慧能源+”济宁模式。到2025年,建设2个左右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科学开展氢能示范。按照“鲁氢经济带”链条城市定位,结合济宁市现有氢能产业基础和优势,培育壮大氢能产业。推动制氢、储氢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开展低碳工业副产氢综合利用示范,实现工业副产氢资源化应用,推动制氢技术实现从“蓝氢”向“绿氢”过渡,加速扩大制氢、储(运)氢、加氢及配套设施网络规模,推动氢能应用市场扩张。不断提升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支持氢能燃料电池系统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发展、支持一批核心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氢燃料电池产业集聚基地。加快加氢站建设,推动氢能在商用车、乘用车、轨道交通、矿山机械、船舶、分布式能源、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推广应用。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10座以上,氢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1000辆;形成错位发展、配套协作、优势互补的氢能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能源产业新增长极

创新发展能源研发平台

打造一批重点能源研发平台。集聚国内外能源领域的顶尖创新资源,聚焦煤炭清洁利用、储能、氢能、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建设综合性科技创新载体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依托能源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端智库开展协同创新,在能源与生态协同等领域联合组建一批“政产学研用”一体的研发基地作为联合创新平台,积极开展能源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快推进数字能源管理运行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能源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能源运行分析和动态监测;围绕提升技术输出能力,大力推动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布局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瞄准科技发展前沿,聚焦煤炭智能开采、重大灾害防治、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型能源等主导产业和新型战略支柱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围绕煤矿安全、节能降耗、绿色开采、煤炭清洁利用、储能、氢能制储及燃料电池整车等方面,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装备

发展新能源汽车装备产业链。加快研发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石墨烯、电解质等关键材料,探索燃料电池、氢能电池等新型电池研发。加快推动驱动电机、精密减速器、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推动电动消防车、环卫车、防爆车、罐车等新能源特种车辆研发制造规模化。

布局氢能源研发与应用产业链。构建“一核多点”的产业布局,打造济宁高新区、邹城市、嘉祥县、梁山县、兖州区等氢能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济宁高新区集聚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建设孵化基地,形成全市氢能产业研发创新中心,积极创建氢能专用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济宁氢能装备制造核心产业基地;积极研究大规模高效制氢技术及关键装备制造技术,建设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产业基地,打造能源供给及装备产业链,建成国内重要的氢能研发生产基地;通过引进国内领先技术,生产推广储氢、运氢等技术装备,打造国内著名的储氢运氢装备产业基地;加强重型专用车生产线等技术研发,建设氢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发挥化工园区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建设氢气分离提纯装置,降低制氢成本,建成国内领先的制氢用氢基地。“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打造制氢、纯化、储运、加氢站、氢能多联供的完整产业链条。

关键词: 智慧能源 产业基地 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 可再生能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