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 
义乌马路边的井盖,居然还是全自动的?!_世界简讯

时间:2023-06-09 18:00:35    来源:义乌城市网

“水较深,窨井盖已打开,请注意安全。”6月7日上午,在丹溪路和春晗路交叉口的易积水点,路边的一处广播循环播放着语音提醒,马路上的一处窨井盖便缓缓打开了。

作为我市今年治理完成的一处道路易积水点,丹溪路和春晗路交叉口曾多次发生积水情况。

义乌水务集团排水公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心运维部主管 王飞:

“以前一到下雨天,我们赶去现场要10分钟左右。经过治理,这里的窨井盖成了全自动,后台一旦检测到雨量过大或形成积水时,就会自动打开雨篦进行紧急排水,快速有效。同时,现场设置了声光报警措施,我们也会尽快赶到现场,在周围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井盖开启时行人的安全。”

位于城店南路的易积水点因地势低,是排水问题“老大难”。

义乌水务集团排水公司

运营安全部副经理 吴金松:

“为了让水流出去,我们对该路段上的雨篦进行了提升改造,由单个雨篦改成又长又大的水沟,并在杨村溪入河排水口安装超声波液位计、轴流泵、监控设备等物联感知设备,一旦水位达到警戒线,能第一时间关闭闸门,开启闸门泵,防止河水倒灌的同时将雨水抽排到杨村溪内。”

今年,义乌市将“完善公共基础配套,治理道路易积水点30处”纳入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通过前期摸排,水务集团制定30处易积水点“一点一策”整改方案。路面开挖、雨篦增设、管道铺设、断头管改造、增设强排泵站……排水公司根据易积水点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改造。

同时,完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在治理过程中运用智慧井盖、液位计、监控设备、路面积水监测等“黑科技”,技术赋能、设备换人,切实提高汛期预警、应急处置能力。

除了设施改造与“黑科技”,排水公司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强化物资储备、加强设备维护,对部分易积水点施行“定人定岗”运维模式,专人巡视相关点位,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设备设施良好运行。

截至目前,水务集团已完成第一批30个易积水点改造,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时间,同时积极探索和提升城市内涝智治水平,目前已安装物联感知设备60余套,有效改善了城市排水系统,减少积水现象的发生,保障居民日常出行安全。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