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 
一男子房颤引发脑梗死 市中心医院专家为患者疏通闭塞血管

时间:2023-07-10 10:18:14    来源:义乌城市网

“就听到‘嘭’的一声,一冲进卫生间就看到我先生倒在地上,脸上都是血,吓死我了!”说起送医那天的情形,丁先生的妻子依然心有余悸。


(资料图片)

6月中旬,48岁的丁先生在起床洗漱时,突然感觉右侧身体没有力气,摔倒在地,逐渐意识模糊,任凭妻子怎么呼喊也没有反应。意识到情况严重,妻子赶紧将丁先生送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根据症状表现,医生考虑“急性脑卒中”,急诊科立即启动卒中救治绿色通道,请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鄂亚军团队会诊。

经过颅脑CT平扫、头颈部CTA等检查,丁先生被诊断为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需要马上手术进行血管疏通,恢复脑供血,否则病情会随时加重。”为丁先生做完静脉溶栓治疗后,鄂亚军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告知了手术的必要性和病危风险,并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迅速为丁先生实施“脑血管造影+经导管脑内动脉支架取栓术”。

术中,手术团队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成功,导丝精准通过血管通路,顺利在大脑动脉释放取栓支架。不到半小时,鄂亚军成功取出大量黑褐色血栓,丁先生左侧颈内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前向血流、左侧大脑中动脉各分支血流均已通畅。

鄂亚军表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能否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直接决定了生存质量。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开始静脉溶栓的“黄金救治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4.5小时,介入取栓治疗不超过6小时。针对此次不幸中的万幸,鄂亚军总结说:“丁先生妻子在他出现症状时及时送医,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一路护航,在距离发病4小时内,溶栓、手术环环相扣,为丁先生叩开生存之门。”

“他有运动习惯,身体一直不错,不怎么生病,没想到会突然倒下,房颤问题我们之前也不知道,会不会是因为最近总是加班熬夜?”丁先生妻子也不理解为什么生活规律、一向健康的丈夫会有房颤问题,还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结合家属描述,配合心电监测、心超等检查,鄂亚军考虑阵发性房颤是导致丁先生这次脑梗死的重要因素。而长期熬夜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了房颤。

术后第三天,神经内科团队邀请康复医学科一同会诊,针对丁先生“右侧偏瘫、认知障碍、失语症”的病症,为他量身定制了康复治疗计划。

这次生病给丁先生带来了身心上的双重打击,从康复开始,丁先生情绪一直很低落,医护人员、家属不断给予鼓励,帮他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成就感,引导他积极配合康复。经过半个月的康复治疗,丁先生肢体活动和认知能力恢复不错,现已出院。

鄂亚军提醒市民,近年来,房颤有向年轻人转移的趋势,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抽烟、酗酒、熬夜、加班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重了年轻人的心脏负担,提早诱发了房颤。心慌、气短、胸闷、心律不齐等是患者最先出现的“异常信号”,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有关检查,尽早明确病因,针对治疗。

关键词: